在水處理行業中,人們常常通過各種指標來判斷水質情況。其中,電導率和總溶解固體(TDS)是水質監測中兩個重要的參數,也是兩個形影不離的水質指標,那么它們之間具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呢?
據研究表明,水溶液的電導率直接和TDS成正比,而且TDS值越高,電導率越大。一方面,水中含有的溶解性固體越多,即TDS的含量越高,會增加水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數量,從而增加水的電導率。
另一方面,電導率與水中的溶解性固體成分和數量有關,這與溶質的種類、濃度和離子活動度等因素有關。
不同溶質成分對電導率的貢獻程度不同,導致TDS與電導率之間不成線性型關系。例如,鈉離子的電導率較高,而鈣、鎂離子的電導率較低,因此水中鈉離子濃度的增加會使電導率增加更顯著,而鈣、鎂濃度的變化對電導率的影響較小。
當溶質濃度較低時,隨著溶質濃度的增加,TDS和電導率之間的相關性逐漸顯現。當溶質濃度較高時,達到一定濃度后,再增加溶質濃度對TDS和電導率的影響變得相對較小。
溫度對電導率有顯著影響,一般情況下,隨著水溫的升高,水分子的運動加劇,導致電導率增加。因此,在測量TDS和電導率的時候需要對溫度進行校正,以消除溫度對電導率的影響。
檢測水中電導率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:一種是化學分析法,一種是電導法。化學分析法能夠比較準確的測定水中各種不同雜質的成分和含量,但如果分析過程比較復雜時,操作會很繁瑣,不適用于快速的純水質量檢測。
目前運用比較廣泛的就是電導率儀,它具有檢測速度快,測定時間短,操作簡單等特點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